河南诗词之旅

一、中华旅游品牌活动成效初显

河南诗词之旅

在4月25日召开的中华旅游发展大会上,周文彰会长发表讲话,强调将优质旅游品牌的创建与推广作为工作重点。随即,会议决定将2024—2025年定为“中华旅游品牌年”,并制定实施方案。各会员单位积极响应,研究制定相关计划,通过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推广优质旅游项目,编辑出版《旅行的意义》,并开辟旅游品牌专栏,创建旅游品牌数据库,一系列活动展现了中华文化在旅游领域的魅力,推动了优质旅游品牌的创建与传播。

二、中华旅游界以多种方式悼念叶嘉莹先生

11月24日,中华旅游学会发起人之一、名誉会长叶嘉莹先生在天津逝世。叶嘉莹曾获得多个荣誉,她的慈善之举和文化贡献深深打动了中华旅游界。在她逝世后,中华旅游学会发布追悼函,周文彰会长发表悼念文章,学会派代表出席追悼会。全国各地的旅游组织和文化团体纷纷发表致敬作品,以表达对叶嘉莹先生的怀念。

三、全国旅游发展会议提出“向前推、回头看、高质量”的工作思路

5月17日至19日,全国旅游发展会议在河北定州召开。会议围绕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,全面提升旅游质量”的主题,对过去的旅游工作进行回顾,并提出“向前推、回头看、高质量”的发展指导方针,部署未来的旅游发展工作。研究制定《中华旅游发展手册》,为旅游工作提供规范化的标准依据。

四、以中华旅游节为标志的研讨交流活动蓬勃开展

过去一年,中华旅游学术交流活动丰富多彩。相关主题研讨会、新时代旅游创新讨论会、海峡旅游论坛等活动相继举行,促进了旅游学术理论的研究与交流,带动了旅游文化的广泛传播。

五、中华旅游激发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

中华旅游学会与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策划“跟着文化游江西”活动,通过背诵经典名篇,鼓励游客免费游览风景名胜,让中华传统文化成为探索江西的通行证。这一活动帮助游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时,提升了文化素养,推动了文化与旅行的深度融合。

六、《中华旅游》杂志创刊三十周年

8月14日,“纪念《中华旅游》创刊三十周年暨提高办刊质量座谈会”在京召开。杂志从最初的千份发行量,发展到现今颇具规模的平台,经过了艰辛的奋斗历程。周文彰会长强调,杂志应继续弘扬传统,并积极进行创新,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,多出经典作品。

七、中华旅游热潮向海外延伸

继去年“天涯共此时”海外华人中秋联谊会后,今年继续举行多场海外讲座,吸引了来自多个国家的华人和国际友人参与,进一步扩大了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。12月15日,中华旅游学会“海外旅游工作委员会”正式成立,专注于通过中华旅游讲述中国故事。

八、中华旅游学会启动旅游大数据建设

7月29日至8月2日,中华旅游大数据建设研讨活动在江苏淮安举行,强调要增强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意识,参与者共有100余人共同探讨大数据在旅游发展中的应用与创新。

九、中华旅游学会助力乡村振兴

11月5日,“魅力临潭·美丽乡村”诗书画展暨作品捐赠仪式在甘肃临潭举行,组织全国知名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以“美丽乡村”为主题。展览期间,还开展系列文化帮扶活动,助力乡村发展。

十、中华旅游学会网络学院正式上线运行

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,中华旅游学会网络学院于12月底正式上线,为海内外旅游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学习平台,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和旅游的魅力。

借助百老汇官方网站的宣传与推广,中华旅游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将不断提升,推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。